近年来,广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其中,在挖掘绿美广东的文化价值方面,将生态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不断探索生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态文化产品是实现绿色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打造高质量生态文化产品是促进生态平衡和绿色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随着“双碳”目标等相关政策的实施,绿色消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公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在此背景下,丰富和供给高质量生态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低碳生活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生态文化产品以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为核心理念,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众绿色低碳意识的提升,其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这类产品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环保认知和树立绿色消费的价值观,还有助于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发展,是绿色消费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

  可持续设计是打造生态文化产品的关键手段

  可持续设计理念是打造高质量生态文化产品的助推器。可持续设计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策略,不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强调从用户需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生态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中,应将达成“可持续设计”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探索一种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的可持续之道。因此,在高质量生态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从原料的选择、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出发,秉持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消费价值观引领的原则,引导企业和用户采取与可持续设计及生态文化产品核心价值相一致的行为,从而实现环保、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综合价值目标。

  具体应用如下:一是原材料获取阶段,选择可持续和环保材料是关键要素,力求从源头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二是设计阶段,注重创新性设计,追求功能性与可持续性的平衡,采用减量化、循环再生、耐久性和情感化设计等原则。三是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低碳能源,降低碳排放和污染物的释放,减少产品碳足迹。四是产品使用阶段,提供使用说明并引导消费者进行可持续使用行为,使消费者合理利用产品并降低环境负荷。五是产品回收阶段,提供售后服务及产品回收渠道,促进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再制造,减少产品末端浪费。六是建立生命周期评估(LCA)系统,追踪并评估产品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为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多方协同是推进绿色消费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协同参与是实现绿色消费转型升级的关键。政府应以立法形式构建有效政策和示范引导措施。一是健全绿色消费的引导机制。通过税收激励、奖励机制、减税优惠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行为。二是设立绿色分级标准。政府与行业合作,制定生态文化产品的绿色分级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基于产品的环保属性、碳足迹、材料来源等因素评估产品的绿色程度,从而帮助消费者做出可持续的购买决策。三是推动绿色采购,设定绿色采购标准。绿色采购政策将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生态文化产品,使整个供应链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企业转向绿色生产和供应。四是宣传和推广。政府可通过广告、教育活动、社交媒体宣传等策略,鼓励消费者更多地选择绿色和可持续产品,传递低碳可持续、简约健康及高质量的消费理念。

  企业应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自身及价值链全面转型。一是将可持续性视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和长期使命。包括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以确保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二是扩大高质量生态文化产品供给。企业应致力于提供更多高质量生态文化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采用环保材料、清洁生产技术和低碳能源,推动生产过程的绿色升级,实现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产业转型。三是提供明确的产品信息和服务。企业应积极向消费者提供清晰、可量化和可信赖的生态文化产品信息和服务,透明度和信息可靠性是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因素。

  消费者需要构建以“认知、态度、行为”为核心的转型路径。群众的环保意识不应仅体现在垃圾分类和回收上,还应采取更积极的消费行为和更强的社会使命感,主动学习和提高对环境友好型生态文化产品的认知水平,积极体验绿色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生活品质和内涵提升,培养可持续的消费价值观,从而构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作者冯圣媖系广州航海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筹)副教授、博士;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2023WTSCX073)阶段性成果】